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徐铉 (宋)卷别卷六上反切況羽切頁碼第181頁,第29字續丁孫
栩柔也。从木𦏲聲。其皁,一曰様。
附注段玉裁注:「《毛傳》、《說文》皆『栩』、『柔』、『樣』為一木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徐锴 (南唐)卷别卷十一反切訓柱反頁碼第449頁,第7行,第1字述
𣏗也。從木羽聲。其實皁一曰様。
鍇注臣鍇按:《爾雅》「栩,杼」注曰:「柞樹也,皁亦曰皁斗,俗謂之橡,可染皁,故曰皁杼,亦栗之屬。」《莊子》曰「狙公賦杼」是也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段玉裁 (清代)卷别卷六上反切況羽切古音第五部頁碼第970頁,第1字許惟賢第428頁,第2字
柔也。
段注見《唐風・毛傳》。陸機曰:栩,今柞櫟也。徐州人謂櫟爲杼。或謂之爲栩。按《毛傳》、《說文》皆栩柔様爲一木。櫟下但云木也。不云卽栩也。然則陸機專據徐州語言合之耳。
從木。羽聲。
段注況羽切。五部。
其皁,一曰様。
段注按各宋本及《集韵》、《類篇》皆同。毛氏依小徐作其實皁。非也。《艸部》曰:皁斗,櫟實也。一曰様斗。許葢謂栩爲柞櫟。與陸機同。
白话解释栩,柔树。字形采用“木”作边旁,“羽”是声旁。它的皁斗之籽实,一种说法认为,様斗之籽实。
栩字的相关索引#书籍索引1汲古閣本第358頁,第10字2陳昌治本第460頁,第4字3黃侃手批第360頁4說文校箋第227頁,第2字5說文考正第224頁,第2字6說文今釋第783頁,第4字7說文約注第1372頁,第1字8說文探原第3013頁,第1字9說文集注第1147頁,第2字10說文標整第141頁,第11字11標注說文第225頁,第13字12說文注箋第1804頁,第2字13說文詁林第5784頁【補遺】第16855頁14通訓定聲第1689頁,第1字15說文義證第470頁【崇文】第1877頁16說文句讀第710頁17古字詁林第五冊,第769頁,第4字18古字釋要第562頁,第4字